从《纽约时报》飓风报道看传统媒体灾难报道的演变

近年来美国不断遭遇飓风袭击,从2005年的“卡特里娜”到2012年的“桑迪”,共导致了数千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美国国家气象数据中心2013年的报道显示,风暴类灾害是美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数量最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类别。本文试图通过《纽约时报》对美国两次飓风灾害”卡特里娜“和”桑迪“的报道对比来一窥灾难新闻的演变。

1. 数据的驱动

– 被动变主动:数据在灾前的使用

Screen Shot 2014-07-13 at 7.56.02 PM

纽约疏散地图

以2012年“桑迪”飓风为例,在飓风正式抵达新泽西州和纽约州沿岸(2012年10月29日)之前,纽约时报已经根据国家气象服务中心的数据,将纽约市飓风疏散区地图、“桑迪”飓风路径预测图制作成为在线互动地图。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在位置的邮政编码确认自己所在地是是否有受灾风险、受灾强度、和最近的救助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地图都是实时更新的,并且内容方面不断增加,在飓风袭岛之后,地图上增加了联邦应急管理局提供的紧急避难中心、应急物资发放点等内容。

Screen Shot 2014-07-13 at 8.03.07 PM

“桑迪”飓风路径

相比较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灾前的预测报道,《纽约时报》在提供信息的速度准确度丰富性上都有质的飞跃。

这其中的原因数来很多,但最大的一方面是新闻载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与2012年相比,七年前的新闻受众更加依赖电视报道而非网络报道。但是电视报道有很大局限性,比如电视直播很难直接针对受众个人来提供信息,而这一点也恰好是网络报道最有效和吸引人的一个特点。

此外,新技术的出现、多媒体记者的产生、天气预警部门数据的完整准确等等也都给灾前预测报道创造了条件。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与最严重的”卡特里娜“飓风受灾区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相比,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的城市密集型区域数据更加丰富具体,所以进行预测报道有一定优势。

– 阶段变持续:数据让报道成为”现在时“

Screen Shot 2014-07-13 at 8.00.32 PM

“卡特里娜”的摧毁力

事实上,由于多种原因,“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直接影响远远高于“桑迪”飓风。《纽约时报》通过一系列数据图表非常具体的罗列了“卡特里娜”的摧毁力。

这是一个当初堪称模范作品的互动新闻作品,内容丰富全面,数据明确具体 — 这个作品发表于“卡特里娜”飓风发生数月之后。七年之后,当”桑迪“飓风来袭,《纽约时报》将这个曾经经典的作品变成了多篇实时更新的数据新闻作品,比如地铁服务更新通知、随时更新的市政服务变更通知边栏,以及多重内容合成的连续性报道

新的信息技术让直播型的报道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从《纽约时报》对”桑迪“飓风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纽时提前做好了准备,这场报道从开始就是一场无间断的网络直播,报道内容全面而深入。比如上图中,在一篇名为《”桑迪“飓风造成损失报道》的信息收录型报道中,内容涉及公共交通服务、供电系统、火车隧道机场基础设施、污水等等各方各面。读者可以了解到所有信息的最新状态,而不需要多余的等待。

无论从速度或者准确度上来讲,拥有先进技术的网络媒体在进行直播型报道方面都较电视载体更有优势,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读者有能力自主对新闻内容进行快速过滤,找到自己最关心的内容。

2. 读者的参与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速成长,读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已经变得不再单纯。从”桑迪“飓风的报道中看,读者既是新闻故事的直接经历者,也是贡献者,当然更是新闻的受众。

Screen Shot 2014-07-13 at 8.03.52 PM

用户上传飓风图片的地图

《纽约时报》收集了读者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关于”桑迪”飓风的照片,进行内容上的简单分类后形成了一个读者贡献的互动地图,这与“卡特里娜”飓风的报道完全来源于记者和各政府部门研究报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读者参与的灾难性报道有其天然优势:一手的消息、强烈现场体验带来的情绪性的描述、地点范围更加广阔等等。这在之后的其他灾难报道中也被采用,比如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报道。

3. 视觉的丰富

《纽约时报》似乎笃定一定要将“桑迪”飓风的报道做成大型纪录片式的报道,就连过去作为辅助报道的照片、视频方面,纽时也都认真做成了完整的故事,而非一个个截断面。比如下图中,用纽约时报大楼顶层的摄像机,记录下来飓风来袭前后共两天的曼哈顿中城的景象。可以从视频中清楚得看到飓风来袭后,曼哈顿下城的一片灯火通明突然变暗—这摄像机忠实得记录下来下城电力系统的突然瘫痪。

Screen Shot 2014-07-13 at 8.20.28 PM

纽约时报大楼顶层的摄像机